骨科 | 主任醫(yī)師
從事骨科二十余年,近萬例手術無后遺癥。發(fā)表論文10余篇,專著2部。
我認為第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腰腿受涼;防止過度的勞累。第二、站立或坐姿要正確,脊柱不正往往會造成椎間盤受力不均勻,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的極大的隱患,正常的姿勢應該是站如松坐如鐘,胸部要挺起 腰部要平直,同一姿勢不應該保持太久,適度的背部活動,適度的空間和課間的鍛煉可以緩解腰背肌肉的疲勞。一些姿勢不要長期處在一個被動姿勢。第三、鍛煉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往往會造成椎間盤突出會突出的加重。第四、往往腰背疼的病人只是一個腰背疼,提重物時加重了腰背,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或兩人抬東西的時候不要過重。
第一、椎間盤突出首次發(fā)作,癥狀較輕影響工作和生活不明顯者,或者多次發(fā)作,單但未經正規(guī)的保守治療者。第二、椎間盤突出癥并有廣泛的纖維織炎,風濕等疾患者。第三、患者疑為椎間盤突出癥,但影像學檢查沒有相應的征象就是癥狀和體征和影像學不符。第四、臨床癥狀和體征與影像學所示的椎間盤退變,突出不相符 或者椎間盤膨出,并不構成椎管神經根有壓迫等重要因素。第五、是病人有神經和精神疾病,或有法律糾紛在有明顯的癥狀和體征出院前不考慮手術治療。第六、就是其他因素,如全身情況差病人惡病質等等。
不是每個椎間盤突出都需要做手術,百分之八九十通過保守都可以緩解,真正需要手術的也就是10~20%。第一、是急性椎間盤突出出現(xiàn)了馬尾神經的癥狀,出現(xiàn)直腸、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第二、急性椎間盤突出病人疼痛難忍,已有神經根功能障礙,下肢的麻木和運動障礙,影像學突出物比較大或者椎管狹窄的相對適應癥是典型的椎間盤突出癥。經正規(guī)系統(tǒng)的保守治療4到6月以后無好轉或者雖有減輕但經常復發(fā),且疼痛影響其工作生活者,腰椎間盤突出癥長期慢性疼痛,即間歇性跛行或者反復發(fā)作影響工作,或伴原發(fā)或繼發(fā)性椎管狹窄者。椎間孔或極外側,椎間盤突出者?;颊咧心瓴∈份^長,影響工作或生活者。
第一、椎間盤突出癥術后,它會有再次突出和復發(fā)。加強了腰背肌的鍛煉,腰背肌的保護和有些彎腰,抬重物這些動作是否注意到了。再個腰椎間盤突出也可能引起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往往腰疼,腿疼活動相對減少,靜脈血流緩慢,高齡這些因素都會引發(fā)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再個椎間盤突出是手術刺激以后,它會引起椎間盤突出,這一般是化學因素,刺激物理引起的。第四、手術后和術中它可能會引起馬尾神經和神經根的損傷,引起大小便的功能改變和雙下肢感覺和運動的改變;再一條可能因為手術,術中止血的問題可能引起椎管內血腫的形成。所以術后數(shù)日或者一周內要注意預防這些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第一、最常見的癥狀是腰背疼痛、第二、主要癥狀是下肢的放射疼、第三、主要癥狀是麻木及感覺的異常,椎間盤突出后可牽扯性壓迫,使神經根本身的纖維和血管受壓而導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經支配區(qū)出現(xiàn)了疼痛、麻木、甚至感覺喪失 再個是肌肉萎縮。第四、腰椎間盤突出后突出部位,壓迫神經根的時間長者可造成神經根缺血缺氧改變,而出現(xiàn)神經麻痹、肌肉癱瘓再一個間歇性跛行,由于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根的充血、水腫等炎性反應和缺血。當行走時 椎管內受阻的椎靜脈叢充血,加重了神經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擴張,同時也加重了神經根的壓迫而出現(xiàn)間歇性坡行。疼痛再一個就是脊柱姿勢的改變,腰椎間盤突出后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側凸,多數(shù)凸向患側 少數(shù)凸向健側,主要視突出物與神經根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