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背神經卡壓癥疾病
疾病介紹
-
肩胛背神經是來自頸5神經根的與胸長神經合干的神經。肩胛背神經卡壓表現為頸、肩、背、腋、側胸壁的酸痛和不適。Kevin(1993)報道,肩胛背神經封閉可治療頸肩痛。1994年,陳德松詳細報道了本病,并提出手術治療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病因
-
肩胛背神經卡壓癥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發(fā)病原因
是由于肩胛背神經或頸5神經根在其行徑中因解剖因素受壓所致。
(二)發(fā)病機制
肩胛背神經卡壓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是頸神經根,特別是頸5神經根受壓而累及作為其分支的肩胛背神經;另一原因是。肩胛背神經在其行經中因解剖因素而受壓,如穿過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纖維。因而,肩胛背神經卡壓大部分存在于胸廓出口綜合征中,但亦可單獨存在。
癥狀
-
肩胛背神經卡壓癥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1.病史及癥狀
(1)常發(fā)癥狀:本病常見于中青年女性,全部患者均以頸肩背部不適、酸痛為主要癥狀。頸部不適與天氣有關,陰雨天、冬天加重,勞累后也可加重。上臂后伸、上舉時頸部有牽拉感。頸肩背部酸痛常使患者不能入睡,患者自覺患肢怎么放也不舒服,但又不能明確指出疼痛的部位。
(2)少發(fā)癥狀:少數病例可有肩部無力,偶有手麻,主要為前臂及手橈側半發(fā)麻。
2.體征和檢查 部分患者可有前臂感覺減退,少數患者上肢肌力,特別是肩外展肌力下降。胸鎖乳突肌后緣中點及第3、4胸椎棘突旁3cm處有明顯壓痛點。
作者曾處理過35例肩胛背神經卡壓患者,男女之比為9∶26,除1例52歲者以外,34例患者的年齡在28~40歲之間,平均35歲。其中,單側病變33例,雙側病變2例,右側26例,左側16例。病程4個月至9年?,F將體征和檢查歸納為表1。
在3、4胸椎棘突旁壓痛點處稍加按壓,27例訴有同側手臂內側及手部尺側不適、發(fā)麻。對該壓痛點封閉后,頸肩及手部有輕松舒適感。在胸鎖乳突肌后緣中點向頸椎方向按壓,有4例患者酸痛感放射至前臂橈側及手橈側半。對該點封閉后,頸肩背及手部酸痛、不適可完全消失。壓迫鎖骨上,橈動脈搏動消失的有31例。
肩胛背神經卡壓癥很容易被診斷為其他疾病,本組有27名患者曾被誤診。其中,診斷為斜方肌勞損10例,頸椎病8例,神經官能癥6例,肩周炎3例。
如有頸肩部疼痛、不適,沿肩胛背神經行經有壓痛。特別是按壓3、4胸椎棘突旁可誘發(fā)同側上肢麻痛時,則本病診斷可確立。
檢查
-
肩胛背神經卡壓癥應該做哪些檢查?
1.肌電圖檢查 岡上肌、岡下肌、三角肌及菱形肌均無異常發(fā)現,7例第1背側骨間肌及小指展肌有纖顫電位,菱形肌可能因位置深而未能查及。神經傳導速度未見異常。
2.頸椎X線片 22例未發(fā)現異常,8例第7頸椎橫突過長,4例頸椎退行性變。
鑒別
-
肩胛背神經卡壓癥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目前暫無相關資料
并發(fā)癥
-
肩胛背神經卡壓癥可以并發(fā)哪些疾病?
無相關資料。
預防
-
肩胛背神經卡壓癥應該如何預防?
無相關資料。
治療
-
肩胛背神經卡壓癥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一)治療
1.保守治療 首先考慮保守治療,以局部封閉為主。封閉點為兩個壓痛點,一是胸鎖乳突肌中點后緣,另一處是3、4胸椎棘突旁3cm。作者建議每周1次,連續(xù)3~6次。輔以理療,半數患者癥狀可顯著減輕。18例做3~6次頸部壓痛點封閉治療,6例癥狀顯著減輕;4例改善,酸痛可以忍受;9例無效,其中7例確診后行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對保守治療無效或伴發(fā)胸廓出口綜合征癥狀嚴重者,可考慮手術治療。于全身麻醉下做頸根部橫形切口或“L”形切口,切斷結扎頸橫動脈和肩胛舌骨肌,逐層解剖顯露臂叢神經根干部及前、中斜角肌下段與止點。在近止點處切斷前、中斜角肌,沿頸5神經切斷包繞頸5神經根的纖維組織,并進一步將中斜角肌在頸5神經根部肌性組織橫行切斷,暴露肩胛背神經,切斷神經周圍組織,做神經外膜松解。切口閉合前局部注入曲安奈德5ml。術后可用潑尼松5mg,3次/d,共7天。
術中可見:肩胛背神經起始部在中斜角肌內走行1~3cm,能清楚判斷肩胛背神經起點,肩胛背神經在人中斜角肌處均為腱性或腱肌性組織。作者曾為23例患者25側做手術治療,有2例3側肩胛背神經除起始部有少許中斜角肌纖維覆蓋外,其余部分行走于中斜角肌表面;2例3側在中斜角肌內走行l(wèi)~2cm;18例19側在中斜角肌內斜行走行2~3cm;其中17側能清楚判斷肩胛背神經起點,其中3側為獨立起點,14側和頸5胸長神經合干,合干長度在1cm內者4側,1~4cm者10側;22例24側的肩胛背神經在人中斜角肌處均為腱性或腱肌性組織。本組患者鎖骨下動脈位置較高,高于鎖骨上緣者18例,可高達鎖骨上緣4~5cm,最高1例達6cm,平均3.5cm。
(二)預后
保守治療近期效果較好,但易復發(fā),3~6次頸部局部封閉后復發(fā)率仍有50%??砷g隔2~3個月后再進行一個療程的局部封閉治療。
22例患者術后頸肩背部癥狀完全或大部分消失。術后3天,患者可能又感不適和術前相似,但術后1周癥狀逐漸減輕,術后3周癥狀大部或完全消失。隨訪時間3個月至2年,3例4側在術后2個月時癥狀、體征又出現,程度同術前。其中,未做肩胛背神經起始處減壓的2側為1例雙側胸廓出口綜合征,術后第3天癥狀再次出現并逐漸加重,術后1年余時仍未愈;另2側為術后局部瘢痕壓迫,經局部封閉后,目前尚能控制癥狀。前臂內側和小指感覺減退的16例患者,術后癥狀均明顯改善,術后3天亦有波動,2~3周后逐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