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chǎn)科 | 副主任醫(yī)師
從事臨床工作18年,醫(yī)學教育背景:醫(yī)學博士。從事婦科腫瘤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
沒有性生活的年輕女性,可以在排除疫苗禁忌癥后接種疫苗。疫苗的禁忌癥包括,如對疫苗成分的過敏,還有患者處于急性發(fā)熱期,或者是她已經(jīng)接種過其他價次的疫苗。 對有性史的接種人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檢查HPV和宮頸細胞學正常的情況下,再去進行接種。因為這部分人群中包含著,已經(jīng)感染了HPV病毒,并且已經(jīng)有一部分病人,已經(jīng)發(fā)生了病變,這些人群會因為接種宮頸癌疫苗后,忽視對宮頸的檢查,而造成不良的后果。 特別提醒廣大女性朋友,即使接種了宮頸癌疫苗,仍然需要定期的進行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惡性腫瘤,顯然是非常的嚴重的一種疾病。中國每年大約有13萬新增的宮頸癌病例,占全球新發(fā)病例的三分之一。其中約8萬女性,每年因宮頸癌而去世,宮頸癌也是中國15歲到44歲女性中第二高發(fā)的癌癥。平均每分鐘在全球,就能檢出一例新發(fā)宮頸癌病例,每兩分鐘就會有一名女性死于宮頸癌,所以宮頸癌有“紅顏殺手”之稱。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有年輕化的趨勢,在我國每年有超過10萬的新增病例。 高危型的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90%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短暫的HPV感染非常普遍,大多數(shù)會被機體免疫力清除,而持續(xù)性的HPV感染,患宮頸上皮內瘤變和癌癥的風險高于普通人群。 目前HPV的感染與宮頸癌的早期篩查,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早期宮頸癌只要積極的治療,治愈率可以達100%,5年的存活率可以達到80到90%。所以宮頸癌的三級預防非常重要,一級預防是疫苗的接種,二級是篩查,三級是及早的進行治療。
接觸性出血不一定是宮頸癌,臨床上見到最多的接觸性出血,多是陰道宮頸的炎癥引起的。 畢竟宮頸癌的發(fā)生幾率還是比較低,但是醫(yī)生聽到接觸性出血的主訴的時候,都會提高警惕,通過婦科檢查,宮頸癌的篩查,以及婦科彩超等等輔助檢查,排除患者患宮頸癌的可能性。 外生型的宮頸癌病灶,一般呈菜花要生長,一接觸就會出血,這樣的病人,會更早的被發(fā)現(xiàn)而就醫(yī)。而內生型的患者,接觸性出血發(fā)生則較晚,大部分會因為分泌物血水樣,分泌物異味等來檢查。早期的宮頸病變一般不會有感覺,大部分早期的病人都是在體檢中,或其他的婦科檢查過程中被醫(yī)生發(fā)現(xiàn)宮頸癌。若能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并不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定期的婦科檢查非常必要。
HPV病毒目前已經(jīng)分離出有130多種不同的型別,可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 根據(jù)侵犯的組織部位,可以分為皮膚低危型包括HPV1型、2型、3型、4型、7型、10型、12型、15型等,這些皮膚低危型的類型,通常會引起人體的尋常疣、扁平疣等等。皮膚高危型包括HPV5型 8型、14型、17型等類型,與疣狀表皮發(fā)育不良有關。其他的HPV的感染,還可能與惡性腫瘤相關,包括外陰癌、陰莖癌等。 黏膜低危型如HPV6型、11型、13型、32型等類型會感染生殖器、肛門、口咽部和食道的黏膜,導致一些相應的病變,如尖銳濕疣。黏膜高危型包括HPV16型、18型、31型、33型等等,與宮頸癌、直腸癌、口腔癌、扁桃體癌等相關。
宮頸癌切除子宮頸就沒事了的認識是不完全正確的,很多患者認為宮頸癌,只要切除子宮就完全好了,其實事實并不是這樣。 手術主要用于早期宮頸癌的患者,對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輕患者,屬于特別的早期,可能會行宮頸的椎切術,或根治性的宮頸切除術。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分期,選擇不同的術式,如果患者已經(jīng)是中晚期宮頸癌患者,或者全身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早期患者,宮頸病灶比較大難以切除的,會術前輔助放療。化療主要用于晚期復發(fā)轉移的患者,來縮小病灶,并控制亞臨床轉移宮頸癌。在臨床上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臨床分期、年齡、生育要求、全身情況、醫(yī)療技術水平,以及設備條件等,進行綜合的考量,給每一位患者制定適當?shù)膫€體化治療方案,采用以手術為主,放化療為輔的綜合治療方案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