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音頻 > 內科 > 神經內科

袁靜副主任醫(yī)師
神經內科

焦慮癥和焦慮情緒的區(qū)別

收聽:4.13k 提示: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如有不適請及時線下就醫(yī)

焦慮癥也叫焦慮障礙,是一大類精神障礙的總稱,這一類疾病的一個核心的表現(xiàn)是一個過度的恐懼和焦慮情緒為主。
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任何人都可以體驗到。兩者的誘因不同,正常焦慮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或危險而出現(xiàn)的正常反應,隨著原因的消失而消失;而焦慮癥是指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對象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或者誘發(fā)的事件與焦慮的嚴重程度不相稱的驚慌。
正常焦慮隨著起因的消失而消失,時間短;而焦慮癥持續(xù)時間很長,需要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否則幾月甚至數(shù)年難以治好。適度的焦慮能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使人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讓機體保持充沛的體力;而焦慮癥患者常坐臥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

相關音頻推薦
  • 焦慮癥和焦慮情緒的區(qū)別 收聽:2.56k

    焦慮癥也叫焦慮障礙,是一大類精神障礙的總稱,這一類疾病的一個核心的表現(xiàn)是一個過度的恐懼和焦慮情緒為主。 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任何人都可以體驗到。兩者的誘因不同,正常焦慮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或危險而出現(xiàn)的正常反應,隨著原因的消失而消失;而焦慮癥是指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對象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或者誘發(fā)的事件與焦慮的嚴重程度不相稱的驚慌。 正常焦慮隨著起因的消失而消失,時間短;而焦慮癥持續(xù)時間很長,需要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否則幾月甚至數(shù)年難以治好。適度的焦慮能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使人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讓機體保持充沛的體力;而焦慮癥患者常坐臥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

    袁靜副主任醫(yī)師
    神經內科
    01:17
  • 焦慮情緒是不是焦慮癥 收聽:4.43w

    焦慮情緒就是焦慮癥嗎?人在緊張狀態(tài)下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種積極的作用。通常的焦慮情緒并不是焦慮癥,但焦慮超過一定的程度限度,損害到了個體的功能,嚴重的危害到、損害到自己的社會功能,就要考慮它的一個障礙,這才叫焦慮癥。

    王紅星副主任醫(yī)師
    神經內科
    02:43
  • 如何區(qū)分焦慮和焦慮癥 收聽:4.25w

    焦慮實際上來講是一種情緒反應,那么它是有明確的焦慮的對象的,他知道因為什么而焦慮,知道他這個反應是因為什么而引起的,一個是廣泛性的焦慮,也就是慢性焦慮,一個是急性的焦慮又叫驚恐障礙;對于焦慮癥來講,它是沒有明確的現(xiàn)實基礎的,也沒有明確的客觀對象的,而出現(xiàn)的這種焦慮的反應,那我們稱為是焦慮癥,它兩者還不一樣的,焦慮可以見于正常人,有輕度的焦慮來講,對我們的工作 學習會有一些促進作用,但過度的焦慮來講,也會影響我們的工作的業(yè)績,我們也時時要調試的。

    安鳳榮主任護師
    護理咨詢
    01:33
  • 如何區(qū)分焦慮和焦慮癥 收聽:2.32w

    焦慮與焦慮癥的區(qū)別:焦慮是一種情緒反應,它是有明確的焦慮對象的,焦慮者知道因為什么而焦慮,知道這個情緒反應是因為什么而引起的。焦慮癥則不同:第一它是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對象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第二它是指向未來,似乎某些威脅即將來臨,但是病人自己說不出,究竟存在何種威脅或者危險;第三 它持續(xù)時間很長。

    楊隆副主任醫(yī)師
    精神科
    01:37
  • 醫(yī)務工作者被隔離期間處理焦慮情緒。首先暫時接納被隔離的狀態(tài),做一些力所能及、應當做的事情。判斷焦慮是否合理:如果焦慮不是特別的重,那么是合理的。如果小的事情有非常強的反應且持續(xù)非常久,那么焦慮是病態(tài)的。緩解焦慮的方法:1.通過肌肉的緊張和收縮交替進行的漸進性放松。2.通過腹部肌肉的緊張和收縮降低呼吸頻率的腹式呼吸。3.一定量的有氧運動。

    宋崇升副主任醫(yī)師
    心理咨詢科
    02:32
  • 焦慮情緒如何排解 收聽:3.52w

    如果我們出現(xiàn)焦慮的情緒,就要試圖的去排解這種不良的情緒,那么我們可以進行一些其他事情去分散這種焦慮的情緒,這樣對焦慮情緒緩解是有益的。如果對于身體力行的患者,可以進行一些體育方面的鍛煉,這種體育運動是可以緩解焦慮情緒的。因為在運動的時候,會釋放一些健康的物質,比如說內啡肽,這樣就會緩解我們焦慮和抑郁的情緒,讓運動后的人們感到心情比較開心,也比較放松,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建議焦慮患者每周要鍛煉三次,每次要半個小時的運動,然后配合藥物一起治療。

    蔡英麗副主任醫(yī)師
    耳鼻咽喉頭頸科
    01:41